开博体育开博体育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3988889999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AM8:30

科普知识

KNOWLEDGE

科普知识

你的位置: 开博体育 > 科普知识

联系我们

CONTACT

手机:13988889999
电话:020-88889999
QQ:88889999
邮箱:admin@hnbcycw.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生态养殖十篇

时间:2024-03-30 02:07:33    点击量:

  摘 要:鱼又称为竿鱼、黄颊鱼以及黄钻,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类,以鱼类为食,是一种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食用鱼类。本文主要针对鱼的生态养殖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我国相关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对于鱼养殖的池塘,面积要保证在2.5hm2左右,水深保持在2m左右。同时还要保证塘埂四壁坚实,排灌方便而不漏水,池底的淤泥厚度保证在25cm左右。

生态养殖十篇(图1)

  在苗种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主要以鱼鱼种为主,按照鱼的喜好要求为调节水质的标准,同时可以搭养一些鳙鱼、鲢鱼。鱼放养密度一定要根据池塘的实际条件、养殖户的实际管理水平科学制定。通常情况下,每 700m2基本可以放养 3cm长短的鱼夏花鱼种 1000 尾,30g 每尾的鳙鱼和鲢鱼,每种鱼100尾左右。

  通过养殖生产实践表明,根据商品的规格以及目标不同,养殖户投放 3~5kg左右的鱼,每700m2可以投放 100~200尾左右;投放 8~10kg左右的鱼,每 700m2可以投放50~80尾左右。同时,每 700m2的池塘可以养殖养1.5kg左右的鳙鱼 40 尾、黄颡鱼 70尾、鳜鱼 30、尾白鲢 80尾。

  在选择食场的时候,养殖户一定要选择朝南向阳、淤泥较少的池边作为鱼食场,并且掌握好饲养的规律,每天驯化2次,具体时间为16:00和09:00。在驯化鱼的过程中,养殖户可以先往食场中洒水,在几分钟之后,进行投饵,然后重复洒水、投饵,一直循环这个过程,通过长期的驯化,让鱼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以后只要养殖户在食场洒水,鱼就会迅速的在食场中汇聚。饲料在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大小合理,由小杂鱼和活鱼苗制作而成的鱼块或者鱼糜混合物,在经过一段时间过渡后,养殖户就可以用整块的鱼肉进行饲养。

  鱼在幼苗时期,养殖户可以将鱼块打碎成鱼浆来投饵 ,在鱼处于小苗阶段,可以将鱼块分割为0.5cm的鱼块进行投饵 ,待到鱼长大后,养殖户要按照成鱼的重量进行投饵。在完成鱼食性转化后,养殖户要定量、定点以及定时的喂养鱼,通常情况下,分为上午和下午各投食一次,在投饵之前,要先洒水吸引鱼群,在鱼群聚集在食场后,再将鱼块投喂给鱼群。

  在生态养殖鱼的过程中,水质十分关键,对鱼的成活率和饲养质量有直接关系。因此,养殖户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合理调节水质,同时,鱼饲养水质调节,应以微生物调节为主要手段,尽量保证水质干净清新,含氧量较高,其透明度一定要保证在40cm左右。在生态饲养前期,水质调节主要以注入清水为主,注水周期为15d注水1次,并且每隔10d添加以芽孢和EM菌为主的微生物制剂,但需要注意的时候,要减少添加剂对水质的破坏,防止对鱼带来化学病害。同时,在晴朗的天气下,养殖户要利用纳米曝气机进行池底曝气,进而增加池内的溶氧量,减少池内的一些有害物质,起到清洁池塘的作用。

  由于鱼生长快、食量大以及抢食凶猛,个体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生态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选择在科学的时机进行筛选分养,如果养殖户没有及时分养,会导致大鱼抢食迅速,进而长的更快、吃的更多,而小鱼由于体型较小,难以抢到充足的食物,进而越长越慢。同时,如果不及时分养,还可以导致出现小鱼吃不了大鱼块,大鱼吃不饱小鱼块的情况,最终导致鱼之间体重具有较大的差异。

  养殖户在生态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病害的防治。在鱼养殖的初始阶段,基本上不会发现病害,但是养殖户也不能掉以轻心,在池塘开展鱼养殖之前,一定要用生石灰进行鱼塘处理,每700m2的鱼塘可选用100kg左右的生石灰,可以起到杀灭病菌和改善池塘环境的作用;在鱼种下水之前,一定要x用食盐水对鱼种进行浸泡,杀灭鱼种可能带有的病菌;饲料一定要卫生安全,养殖户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饲料,饲料还要符合养殖要求,并且定期使用强氯精或者漂白粉进行消毒;如果投放冰冻鱼块,一定要保证鱼块的新鲜,并且在鱼块中添加维生素C或者复合维生素。

  在水产养殖产业过程中,通常使用淡水养殖的模式,传统的人工养殖方式虽可扩大养殖规模及数量,但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病虫害发生频率增加等。在传统养殖技术的影响下,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极为普遍。需响应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实施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为水产品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优化水产品产业结构,合理控制养殖管理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改善产业发展模式[1]。在淡水养殖发展过程中,使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转变养殖工作策略,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优化养殖管理计划及方案,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升淡水养殖工作效率。

  在淡水养殖工作过程中,需探索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升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价值,提前做好决策管理工作,各个阶段的规划管理工作需立足于实践,在实地考察及规划管理后完善相关措施,优化技术方案,保证养殖工作顺利进行。

  养殖户要具备生态环境意识,在保障水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探索提升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方法。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创建良好的生态养殖环境,提升养殖质量,提升水产品免疫能力,以便能更好地抵御外界环境的影响,生产出健康、无公害的水产品。

  按照水产品生长需要,在养殖池选建过程中,要确保水资源质量达标,保证后期进排水工作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在养殖池投放光合细菌、活性酵母等生物,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在水体中培育有益生物以吸附有机物,降低技术处理的危害性,抑制有害生物数量,保障水体质量。养殖池内的水体活性需较强,水质需与自然界河水相似。例如甲鱼、河蟹、草鱼等比较喜欢在水草环境中生长,可在养殖池中种植浮萍、细绿萍、水葫芦等,需有效控制水草地面积,提供适量的青饲料,避免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其他天敌的侵害。使用脱壳繁殖的技术方案,可提高池水溶氧量,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养殖户需根据技术应用要求,做好菌类的投放与管理工作,选择适宜的菌类与水产品共生,不仅要给水产品营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还要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菌类数量,避免菌类投放量太多,导致养殖池水体环境均衡性受到影响。

  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及种苗,可显著提升养殖效益。根据不同水产品的生长特性,提升种苗的抗病能力。选择水产种苗时,可先从天然水域中调用,以保障种苗的健康性。也可从正规苗场中选择人工种苗。在正式投入养殖池前,要提前做好检验工作,确保水产种苗安全健康,避免在养殖过程中感染各种疾病。

  为保障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在日常工作中,需控制水体成分,避免添加激素或抗生素等物质,可使用生物性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酸菜碱、肉毒碱、几丁聚糖等饲料添加剂。根据水产品生物特点,尽量选择仿天然饲料。

  需控制好淡水质量,避免水产品感染疾病而死亡,影响经济效益。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根据种苗生长情况,实施科学的疾病防治策略,具体技术处理方案如下:

  在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过程中,需分析水产品疾病防控要点,保障养殖池中各类生物能实现共生。根据生物链原理,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养殖环境中构建良好的管理体系,集中处理水产品病害问题。目前,水产品病害主要由细菌感染导致,细菌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残渣或粪便,需从源头上控制细菌滋生。分析植物的生长情况,需要对水产品粪便进行及时处理,为植物生长提供基础条件。

  为避免水产品出现健康问题,可采用混养模式,分析水产品发病率,确定水产品病害种类,饲养一定数量的天敌,保障水产品存活率。在实践工作阶段,需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水产品活力,避免出现大规模病害。

  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严禁使用抗菌素药剂,禁止长期添加抗菌药物。在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过程中,需贯彻健康养殖管理理念,采用免疫疫苗、有益微生物制剂等技术方案。如必须使用抗菌素药物,则需根据水产品生长情况、病害特点,使用对致病病菌有专一性的抗菌素土霉素、新诺明等安全且环保的抗菌素。严格控制药物残留量,提升水产品质量。在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过程中,需建立完善的管控计划,控制水体整体质量,根据水产品的生长习性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合理控制饲料投放及菌类投放数量,保障生态环境的均衡性发展。在养殖过程中,遵循混养与共生、无公害的产业发展目标,提前做好各种水产品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工作,提升水产品产量及质量,扩大水产品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

  [1]梁中德.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J].畜禽业,2020,31(1):19.

  林皋湖年平均气温偏低,最低温度只有12℃左右,最高温度25℃,持续时间很短。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林皋湖生态水产养殖模式定位为大水面生态散养。投放鱼种的规模与品种逐年增多,呈螺旋上升发展。2006年11月开始,适量试投放鱼种,规格50g~500g左右,各类鱼种投放约2.5万kg;2008年10月~11月,在水面大规模投放鱼种(250g~800g)3.5万kg;2012年冬季投放(50g~800g)鱼种5万kg;2013年大规模鱼种投放(400g~800g)7.5万kg。通过实践,林皋湖生态水产养殖鱼种投放时间以11月~12月为最佳时期。每年10月~11月是成鱼及大规格鱼种大量上市时间,鱼种价为当年最低,投放鱼种成本低,经过环境适应,开春会迅速进食,快速生长。在养殖中,严禁使用磺胺米、呋喃西林、痢特灵、氯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素药物。严禁直接向水域中泼洒抗菌素,也不应在水产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因地制宜选用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的中草药来防治鱼病,既省钱又安全、环保、药物残留少,更有利于提高水产品质量。杀虫杀菌药严格使用。通过近十年大水面生态散养,不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喂养,养殖中很少用药。十年间,因为外部因素、养殖密度和鱼种等原因,用药仅仅3次。水面生态散养投入品仅使用少量国家正规厂家生产且经过安全论证的绿色生态肥或生物水质激活剂,养殖用药也坚持使用绿色高效无残留产品,在确保能为滤食性鱼类提供浮游生物和动物等饵料外,还可有效净化水质,使有害物质转化为有用成分,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做到养殖与生态保护兼顾,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按照鱼类消费经验,每年8月~9月,市场成鱼价格最高,适时捕捞,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为投放新鱼种留下生活空间,提供可靠的饵料场所环境。2006年开始适量投放鱼种,2008年实施大轮捕捕捞模式,即集中捕捞。2009年捕捞成鱼25万kg左右,2010年~2013年,每年捕捞成鱼25万kg左右。同时,每间隔2年时间,适时适量投放一次20g~150g鱼种,投放鱼种时间气温低,好运输,损伤少,成活率高,以减少投放成本。根据市场情况,鱼价相对较高时,调整大轮捕计划,安排1~2次捕捞。每年稳定大规模投放400g~800g鱼种7.5万kg左右,捕捞成鱼25万kg左右,现在,已经形成林皋湖生态水产养殖的基本规律。

  鱼和水生植物共同生长,鱼类很少生病,因为植物可利用鱼的粪便和残饵做肥料并加以吸收,消除了病原体的繁殖场所,净化了水质;同时在光合作用下,植物释放出的氧气又增加了水体的含氧量,因而减少了鱼类的发病率。如果养殖品种较少,单一品种的比例达50%以上,往往该品种易生病。反之生物品种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越健全,则鱼的抗病力越强,鱼的发病率就越低。林皋湖渔业资源丰富,天然鱼类主要有:鲫鱼、青鱼、鳝鱼、马口鱼、泥鳅、中华鳖、螃蟹、河虾、河蚌等。养殖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鳙鱼、鲢鱼。以鳙鱼、白鲢鱼为主,套养鲤、草、鲫鱼。

  林皋湖生态水产养殖,经过几年探索实践,经济效益明显。湖区生态鱼价格比同期上市肥水池塘价格高出0.2元~0.5元,直接增加了养殖收入,形成了一套适合当地的水产养殖方法。白水县水产、渔政站总结出的林皋湖生态水产养殖方法和经验,在县域及周边石堡川水库、故现水库、铁牛河水库及池塘,得到推广。不但发展壮大了水产养殖,还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优质的水产品既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备受消费者青睐,又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林皋湖生态水产养殖场先后被评为部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陕西省健康养殖示范场、陕西省生态水产品基地。

  林皋湖生态水产养殖在发展的同时,因为客观因素,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可能会引起一连串的不良反应,重则导致彻底损毁这一产业。

  目前,从林皋湖养殖的密度看,已经属于高密度、低收益。而高密度往往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高密度的养殖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水质也会因此恶化。林皋湖生态养殖技术含量偏低,主要表现是动态营养生态水质监控、鱼种科学系统化养殖检测等,不能实现科学化、常态化、自动化。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按照设计,林皋湖最大水面积可以达到2700亩左右,但近年来由于降水量偏少,蒸发量大,每年实际平均水面积仅为2000亩左右,限制了林皋湖生态养殖的水平和规模。白水河上游居民生产生活排放污水逐年增多,个别企业偷排偷放,林皋湖水质时有恶化,已经出现过两次死鱼现象,死鱼达到3.5万kg。

  由于林皋水库毗邻村镇,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群众投工投劳,个别群众非法偷捕多有发生,屡禁不止。更有少数群众无理取闹,干扰破坏渔业正常生产。由于林皋水库是白水县东南片主要灌溉水源,水库兼具防洪、抗旱,又加之休闲观光,对生态养殖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影响。

  在处理水库功能的问题上,兼顾林皋湖的多样性,积极探索生态养殖的最新方法。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预案,遇到新问题,善于及时处理。有以下几点建议:

  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将生产重心转变到水产营销上。紧抓机遇,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坚持走健康、环保的水产养殖之路。积极尝试立体型、复合型养殖模式,例如发展网箱养殖,拦网养殖,水湾养殖等。努力实现生态养殖的高效益、低密度经营模式。结合休闲观光,发展生态观光渔业,实现“养、观、餐、买”四位一体生态养殖特色。

  首先,生态养殖实现跨越式突进即标准化操作,制定一套完整而又科学的养殖操作流程,摒弃旧有的人工化、经验化养殖;其次,引进先进的质量监测系统和模式,在生产过程中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实行更加严格和规范的生态养殖管理系统,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养殖人员的生态养殖意识。不断提升生态养殖区域优势,增强地域化标记,打造区域性的生态养殖品牌。在养育品种上,结构合理,比例恰当,既突出特色,又着重生态。

  争取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保护水源。在不影响水库功能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养殖规划。加大水利法规宣传力度,配合当地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偷盗行为、故意破坏滋事人员。

  生态猪是依靠生态养殖技术产出的猪,要求饲喂没有农药残留,没有重金属和不良添加剂的饲料,并对其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用作农作物肥料,在运输和屠宰时,不过度刺激,采取人道化手段,最终产出的猪肉要健康无病变。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猪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感好,品质高,绿色的猪产品得到了老百姓的青睐。而随着规模化猪场的数量逐渐增多,养猪业正由传统的养猪模式向高效生态的模式过渡。在政策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生产用地,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保障,这为普通养殖户实施生态养猪提供了可能性[1]。另外,生态猪场建立自有生物链,使废弃物资源再利用,不污染环境[2]。这一特点使生态猪养殖技术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3]。

  生态猪养殖应该选取环境优良的地点建立猪场。首先,猪场要与其他养殖场有1000m左右的距离,且附近没有工厂和居民。其次,选址处要通风良好,地势干燥,便于排水,方便组织防疫,地处下风向,地下水位2m以下。

  生态猪的养殖大多数时间是采取自由活动的散养模式,因此要对猪的粪便及时清理回收,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沼气等方式使其发酵分解,在建立沼气池的时候,沼液出口要和排污口连接,并将排污口密封,统一疏通到化粪池进行发酵分解,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废物对水源和农田的污染,还能产生有机肥料,再次利用。其次,要保证猪舍有适宜的温度,并且通风良好,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猪舍的干净整洁舒适,为猪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猪场工作人员和车辆要进行消毒后才能够进入猪舍,并且场内不允许饲养猫狗等小动物或家禽。采取封闭式的饲养模式,严禁外来车辆、人员、猪的进入。

  猪场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其中包括种植饲喂猪的天然食物,使猪能够提高自身营养健康水平。生态猪的饲养原料中应该添加适量的抗生素与维生素,以提高生态猪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进而有效提高生态猪的产量,为猪场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并且,饲喂生态猪的饲料要以青绿饲料为主,同时保证新鲜无霉变。青绿饲料不仅能够给猪提供足够的营养,还能增强猪的免疫力现采现喂的饲养模式能够避免长时间堆积而产生的亚硝酸盐,导致猪中毒。另外,要注意饲料中农药的残留,通常在采取饲料原料例如青菜、牧草时,要在喷洒农药后15d。如果没有条件建立自己的生态体系,需要在其他地方购买饲料的,要选择正规厂家,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精饲料。

  2.4严格管控饲料质量饮用水在生态猪的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充足的饮水能够保证生态猪较快的生长,并且可以在水中放入适量的食用盐,起到杀菌的作用[4]。水源的干净卫生对生态猪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给水的过程要严格控制,所使用的饮用水要无色透明,没有异味,没有杂质,水质要求为中性或者微碱性。并且水中不能有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农药、寄生虫、亚硝酸盐等。另外,应该给予含有矿物质的饮用水。

  猪场一旦出现疾病便会大大降低生态猪的自身价值,从而损害猪场的经济利益,因此,生态猪场需要做好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当发现猪患病或状态异常时,要及时联系兽医对其进行诊断,并且做好病猪的隔离处理工作,防治疫病扩散,造成更大的损失。对健康猪进行疫苗注射,也是预防和控制疫病最主要的手段[5]。生态猪要建立完善的免疫制度,并严格执行,不漏种疫苗,也不过渡接种。同时,为了避免猪产品的药物残留,预防疾病的药物应该使用中草药。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如何适应其所处的环境,满足其基本的自然要求,包括生理福利、环境福利、卫生福利、心里福利和行为福利。生态猪养殖技术要按照动物福利要求,进行猪的繁殖、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6]。

  生态养殖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要求养殖场从环境控制、饲料管控、疾病预防和动物福利等方面对生态养殖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切实建立和完善生态养殖技术,确保生态猪养殖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1]黄国忠.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当代畜牧,2014(29):20-21.

  [2]孟凡明.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中兽医学杂志,2015(7)。

  [3]梁禄华.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农民致富之友,2015(15):85.

  [4]陆军国.生态养猪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311-312.

  养殖场地应远离交通干线和村落,宜选择空气新鲜、安宁僻静的林地,面积大于0.5hm2。为了便于取水,场地周围必须有清洁水源,如无污染的池塘或小溪等。可以另建鸡舍或对旧房进行改造,鸡舍宜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旧房改造而成的鸡舍前后应开地窗和采光窗,采光窗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m,地窗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cm。在小鸡舍内安装竹编网或弹性塑料网,弹性塑料网的网眼直径以1cm为宜。饲养场地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土鸡的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并根据养殖条件确定规模,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土鸡的良好成长,同时还能够减少土鸡疫病的发生,确保养殖量及养殖水平的提升。

  对老场地和新场地采取不同的消毒方式。针对新场地采用喷雾消毒,消毒液选择1∶1200消毒威、5%~10%石灰水、2%烧碱。针对老场地,在喷雾消毒的基础上,进行密闭熏蒸,具体做法为:将14g/m2高锰酸钾加入28mL/m2甲醛中,对场地进行密闭熏蒸,熏蒸时将料桶、饮水器等日常用具一同放入。熏蒸结束后应及时开窗通风。熏蒸和通风时间为1~2d。土鸡养殖场地消毒的最主要将可能导致土鸡发生疫病的隐患消除,以确保土鸡的饲养环境。

  要想保证土鸡养殖的科学性及养殖水平,首先就应当选择优良的鸡苗品种,并加强雏鸡管理。鸡苗质量是保证养殖成功的基础。尽量选择体质健壮、品种较纯的鸡苗。雏鸡眼睛凹凸有神、头大、鸡群活泼、身体洁净、均匀的苗鸡为优质品种。广西麻鸡、三黄鸡、福建青鸡和浙大黄等品种具有肉质良好、适应性较强等优点,适宜农村养殖。雏鸡1周龄后应进行口哨训练,便于展开管理工作。从光照、温度、湿度等方面做好管理。①前5d光照以每天23h为宜,逐渐减少到每天17h。②提前12h对雏舍温度进行调节。针对0~1周龄雏鸡温度控制在33℃左右,并按照每周降低1~2℃,直至室温。在此期间可采用观察鸡群状况和看温度计两种方式对温度进行观察。当鸡群紧靠热源,扎堆、不断鸣叫,说明温度过低。当鸡群分布均匀、活动自如、比较安静,则为温度适宜。当鸡群远离热源、分布四周、张口呼吸,应考虑温度过高。③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10日龄之前调节至60%~65%,10日龄之后调节至55%~60%。

  必须做好消毒防疫及免疫接种等工作,降低死亡率,控制病原侵入,增强机体抗病力,提高成活率,从而提升经济效益。(1)1日龄雏鸡,接种马立克氏;7~9日龄接种新肾支,滴鼻和点眼;12~14日龄疫苗接种法氏囊病;20日龄接种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24~28日龄疫苗接种鸡新城疫;30~35日龄接种法氏囊病;45~50日龄接种喉气管炎活疫苗,选择鸡痘冻干苗对其进行皮下刺种;60日龄接种鸡新城疫,肌肉注射。(2)鸡瘟于一年四季内均可发生,具有死亡率高、高度接触性特点,是一种毁灭性的传染病,以夏季多发。在对土鸡进行生态养殖时,宜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防治,不得使用含激素类物品或其他化学药剂。

  2009年12月14日上午,笔者来到这里,看到梨园风光娇艳似火,游人赏叶依依难舍,树下成群的土鸡追逐嬉戏,有的悠闲踱步,有的低头寻觅着树叶下的小虫,还有的伫立梨树枝上栖息。不少母鸡躲藏在草丛里下蛋。两位主人则为准备喂鸡在辛勤忙碌着。透着繁盛的梨树枝,看到的是―派勃勃生机的“世外桃源”信

  在这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的“世外桃源”里辛勤劳作的是两位放弃优越工作环境到此创业的优秀青年――融安县雅瑶乡冠带村村民何崇科及与他邻乡的表弟韦永学。

  拥有大专文化的何崇科今年36岁,2008年他在柳州市从事机械维修、电焊业务,每月收入2500多元。韦永学2002年毕业于柳州畜牧兽医学校,2008年在桂林市一家养殖场担任技术员,月工资2000多元。2009年初,他俩返回融安县老家后,带动60岁的融安县大良农械厂退休工人陈子勋等人合伙投资30万元,在大良镇良北村曹家屯大洞冲沟承包4公顷梨树园及一片山地,兴建了鸡舍6间,简易住房4间,办起一个占地7公顷的土鸡养殖场,成立了融安县第一家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融安县天正生态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养鸡场存栏优质土鸡4批,共6000羽。

  “养鸡最讲究技术,防疫、喂料等各个环节都很重要,否则成本降不下来,鸡的肉质不佳,整个经济效益也就无法提高。”担任养鸡场技术员的韦永学向笔者娓娓介绍。为了提高土鸡养殖的科技含量,他们经常在劳作之余学习养鸡专业知识,力争在提高土鸡品质的同时,在市场销路上开拓出“新天地”,让优质土鸡养殖在该县大良镇甚至整个融安县“遍地开花”,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通过养殖土鸡增收致富。

  一是增加溶氧。水草作为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了水中溶氧,为河蟹池塘高密度人工养殖提供了保证。二是调节水质。水草的自身代谢能促进水和土壤中的养分肥料的吸收,同时还能吸附一部分有害物质,从而净化水质。三是遮阳降温。大面积的水草可以阻挡和吸收一部分光照,降低水温,为河蟹营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这一点在高温季节尤显重要。四是栖息隐蔽。水草不仅为河蟹提供了栖息和隐蔽场所,避免互残及躲避敌害,同时也是河蟹上下攀爬的附着物。五是食物营养。水草是河蟹的天然可口饵料,是河蟹食物构成中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是营养均衡的保证;同时,水草密集的地方,会吸引螺丝、小鱼虾等众多饵料生物。

  水草大致可分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等,沉水性水生植物有伊乐藻、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等,挺水性水生植物有芦苇、茭草等,漂浮性水生植物有水花生、浮萍等。无为县生态养蟹主要使用的水草有轮叶黑藻、伊乐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

  轮叶黑藻,俗称转转草、灯笼草,是无为县目前生态养蟹最常用的一种。该草的特点是喜高温、生长期长(清明前后至10月份)、再生能力强、河蟹喜食,该草被河蟹夹断后能节节生根,生命力极强,因此不会败坏水质。伊乐藻的特点是发芽早,长势快,是河蟹早期养殖的一种理想水草。但该草不耐高温且生长旺盛,当水温达到30℃时,基本停止生长,易腐烂败坏水质,因此这种水草可作为一种过渡性水草,其覆盖率应控制在20%以内。金鱼藻俗称轮薇,该草具有耐高温、叶较嫩、蟹喜食等优点,缺点是易腐烂败坏水质。苦草俗称扁担草,最大的优点是净水力强,缺点是容易遭到破坏。由于该草根部较嫩,河蟹只喜食其根部,将其夹断后其他部分则被遗弃漂浮水面造成浪费,且容易腐烂败坏水质。因此,建议池塘中苦草种植面积应控制在10%以内,且被夹断的草要及时捞除。水花生俗称马蹄草,其特点是生命力强、繁殖快、茎强壮、成本低、易采集,缺点是大量繁殖会影响其他草的生长,但在高温季节塘中缺草时可作重要补充。

  池塘中水草的覆盖率通常应保持在2/3左右,水草的品种在2种以上且各种类型的水草应做到合理的搭配。考虑到无为县主要以池塘养蟹为主,根据上述各种水草的优缺点,结合河蟹生长的特点,现以池塘养蟹为例加以说明。

  一般在池塘四周沟内种植伊乐藻,约占整个塘口的20%,利用伊乐藻发芽早、长势快的特点,将其作为一种过渡性水草,一是为河蟹早期生长活动提供场所,二是能起到护坡的作用。在池塘中间滩涂平台上以种植轮叶黑藻为主,搭配一些苦草、金鱼藻等,轮叶黑藻的覆盖率约占50%,轮叶黑藻具有喜高温、蟹喜食、不易破坏的特点,是河蟹的中后期生长的避暑、栖息、蜕壳和避敌的理想场所。苦草和金鱼藻都是河蟹喜食的品种,但易遭到破坏,故其覆盖率应控制在20%~30%。

  在伊乐藻播下后,水深要相对浅一点,利于温度上升促进伊乐藻的生长,往后要缓慢注入新水,以刚好没过草头为宜,用水深来控制草的生长速度,否则水深变化太大易造成草头疯长和茎叶拉伤折断。由于伊乐藻不耐高温,因此在高温季节到来时,要一次性将水加深把草头淹没在水下,防止晒伤以延长草的生长期。在伊乐藻生长过程中,若草种植相对较稀,可适当分种移栽,若草长势旺盛,在高温时可割去草头控制其生长。对于轮叶黑藻、苦草等,为防止河蟹早期活动破坏,可先用网片将其隔开,待发芽长成后再将网片撤掉。苦草最好分期分批播种,错开生长期,防止遭河蟹一次性破坏。对于河蟹夹断的草茎要及时捞除,防止败坏水质。

  4.1.1水草不重要。水草是是池塘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优质大规格河蟹的前提,无水草的池塘成蟹规格小、易犯病、成活率低、品质差,因此水草在河蟹生态健康养殖中是不可或缺的。

  4.1.2水草越多越好。水草是不可少的,但也并非越多越好,水草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水草若过多不但不会增氧,反之因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氧;同时水草的疯长过后大面积腐败会使水质迅速恶化,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4.1.3只种1种水草。为了满足河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应混搭2种以上的水草,不同种类的水草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有利于池塘生态的维护和植物源饵料的充分供应。

  4.2.1养殖后期水草疯长。水草疯长原因:一是水草种植量过大;二是水较肥,营养物质过剩;三是早期水草管理不慎,水深控制不当所致;四是动物性饲料投喂过多,导致河蟹摄食水草量减少。针对这些问题,解决的措施有:人工捞除多余水草;适当套养草鱼、花白鲢等;减少精饲料等的投喂。

  由于自然生态环境下养鸡具有特殊的优势,其养殖的质量和水平较高,销售的肉鸡和鸡蛋品质较好,口感较为独特,市场前景非常大。但是一些养殖户对于林下养鸡技术掌握不全面,导致在饲养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最终的产量和质量。根据自身工作经验,现将林下养鸡技术总结如下:

  林下生态养鸡通常选择海拔较低的天然的次生林边或者是林间的草地交界处等地,鸡舍应该选择在没有污染,地势较高、光照通风较好、水源充足、运输便利、水质较好、排水排废便利的场地,鸡舍与运动场的大小设计应该根据实际饲养规模决定,确保有足够的保温育雏室。通常有两人饲养管理的可以每批次喂养2000只左右,鸡舍面积在85平方左右,鸡舍的材料和结构尽量因地制宜,选择可以利用的树杆或者枝条,加入必要钢材等,总体成本较低。建设的标准为鸡舍内不潮湿、地势较高、不寒冷、保温性好、光照充足、通风流畅、便于清理和消毒、防止鼠害以及其他动物危害等。运动场的标准为每只鸡活动范围不小于1平米,运动场周围用铁丝网围栏,围栏四周挖深50公分、宽50公分左右的深沟,便于排污,降低鸡舍的水位,场地尽可能平整,便于自然排水。在运动场内铺设一定面积的沙堆,便于鸡采食。鸡舍内光照必须充足,能够防风、防雨、防晒,卧地地势要高,舍内放置饮水器具和补饲器具,保证器具清洁干净,便于拆卸消毒和清洗。

  在鸡舍建设好以后,便可引进雏鸡,雏鸡必须要到种鸡品种好、防疫好、无疫情的孵化场进行批量选择,也可以在本地农户或者养殖户家中收购纯种的本地母鸡孵化的雏鸡,按照健康雏鸡的标准进行挑选,一般选择毛色光亮、整洁、腹部大小适中、柔软且富有弹性、活泼好动、叫声洪亮、眼大有神,握在手中挣扎力大的雏鸡。将选择好的雏鸡及时、安全、卫生、舒适的运回鸡舍,放在育雏室内。运输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检查,防止雏鸡受寒、受风,发生感冒或者受压、闷死等情况,运到鸡场后在混群前要进行隔离观察,一周后若无异常行为方可进行混群饲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育雏通常在鸡舍内进行饲养,时间为3~5周,要求在放养前每天饲养5~6次,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在雏鸡阶段要做好充分的疫苗接种工作,一日龄的雏鸡注射马立克氏疫苗0.2ml,3~12小时以后,用少量的高锰酸钾兑水给其开口饮水,疫苗接种一周后用鸡新城疫疫苗进行鼻滴、点眼,两周后再用法氏囊弱毒与脱脂奶粉兑水给其开口饮水,喂水一天,其配比为法氏囊弱毒苗:水为1:20,脱脂奶粉少量每千只鸡用法氏囊弱毒苗的量为500ml,待雏鸡喂养五周以后,便可尝试在近环境温度下饲养,之后便进入放养阶段。

  充分考虑天气和温度情况,将喂养2~3周的雏鸡白天驱赶到运动场进行放养喂养,同时避免与成鸡混合在一起,防治出现啄伤现象。在喂养时要坚持用固定的呼唤声,边喂边呼唤,锻炼雏鸡的条件反射能力,便于在放养山林之后能做到收放统一。也可以选择几只本地母鸡孵化雏鸡,根据预定的进雏时间,将在外地选择的雏鸡与本地孵化的雏鸡同步进雏,一般在晚上关灯的条件下进行,将雏鸡与母鸡放在一起,让其领养。为了防止母鸡啄伤雏鸡,对其进行断喙处理。一旦成功在训练放养时,对母鸡用固定的呼唤声进行喂养,形成固定的效果之后,其他的雏鸡便跟随母鸡行动,逐步提升放养的能力。最初放养时,待鸡群回运动场,可以用边呼唤边喂养的方式放水、放饲料,增强鸡群的认家能力和入群能力,形成固定的思维定势。待鸡群在放养环境下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便可逐步的减少人工饲料,一般缩减至每天2~3次,注重早晨少量喂养,晚上多喂养。人工饲料必须是天然无公害的,不能加入任何化学制剂,采购人工饲料时要到正规的厂家进行订购,索要饲料安全检验证书,确保饲料不含有任何化学元素,保证鸡群的品质。

  1.雏鸡的饲养管理。要完善各类配套设备,如取暖保温设备、饮水设备、喂料设备以及对鸡舍进行定期消毒的消毒工具等,根据天气情况科学掌握放养的时间长短。

  育成期是比较关键的环节,要采取合理的舍养与放养相结合的方法,便于鸡能够获取充足的营养,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母鸡进入产蛋期以后,要及时设定固定的笼箱,并训练母鸡到固定的地点产蛋,防止满地产蛋的现象,有效减轻饲养人员的负担和鸡蛋损伤率。冬季时节,气温较低,要创造适合母鸡产蛋的温度条件,科学的搭设蛋棚,便于母鸡正常的产蛋,在母鸡产蛋前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种鸡群要进行分栏、小栏饲养,按照公母比1:12的比例划分群,大群按照1:10的比例划分群,并按时进行疫苗接种以及饲养、喂水、鸡舍清理消毒、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及无机盐等。

  为了防止疫病的发生,有效的杀灭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坚持全进全出的原则饲养。饲养一批全部出栏后,要用生石灰对饲养场地进行全面消毒,进行野外饲养时,每隔三年要更换一次饲养地点,为放养场提供净化的时间。

  放养期,鸡群四处抓挠、啄虫啄草,对于异常的情况不敏感,一旦一只鸡感染传染性疾病,必然会带到整个放养环境内,因此在放养期间,要加强巡查力度,注重观察,傍晚时要清点鸡群数量,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及时解决。

  [1] 李薇.林下生态土鸡的养殖技术[J].贵州畜牧兽医,2011,(2):50-51.

  [2] 林利斌,陈俊敏.果林散养肉用土鸡词养管理技术[J].畜禽业,2010,(2):48-49.

  [3] 毛战胜.词养优质放养土鸡的关键技术[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0,(3):20-21.

  [4] 姜小伟,秦世强.优质土鸡的词养管理[J].山东畜牧兽医,2010,(4):82.

  以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环境优雅、砂质土壤的果园,林间空地,山坡草地为好。其次是作物收获后的粮田、菜园也适宜于短期放养。

  (1)放养地需建有简易鸡舍,主要用于鸡夜间栖息和避风雨。本着实用和通风、透光、干燥的原则,可以利用农户废弃的房舍、闲置的蔬菜大棚等,稍加修缮改造即可。也可因地制宜,根据鸡的生活习性,建简易的鸡舍。建议用木框支架,舍顶用石棉瓦或塑料布盖顶,棚高设计为2.5 m左右,鸡舍内用竹木做成栖架,离开地面0.3 m左右。鸡舍面积大小应根据养殖数量确定,一般以15~20只/平方米为宜。

  (2)放养地需建有草场,主要用于鸡的自然放养和青饲料的补充,以秋冬季播种为主,春季补充为辅。将荒山荒坡、林下土地翻耕平整、施放底肥,每亩用多年生黑麦草0.5公斤、白三叶0.5公斤、苇状羊茅0.5公斤、鸭茅2公斤混匀撒播。

  (3)放养地围栏建设,用网状铁丝围栏高1.5米,水泥柱长2米×0.08米×0.08米,其中埋入土中0.5米,用水泥砂浆固定,载好后,地面上保持1.5米高;水泥柱之间桩距3米,中间用网状铁丝网连接固定。

  鸡在育雏舍内育雏到六周龄左右可以开始放养,但在放养前一周内必须使育雏舍内温度和外界温度差调节到零。最好选择在无风的晴天放养,放养初期,每天2~4 h,以后逐渐延长放养时间,时间以每年4~10月份最好,采用全进全出方式可放养2~3批,每批饲养85~90 d,体重达2 kg左右就可以出栏。

  (1)在草场比较宽广地带可采取在天然林地草场上放养,早晚进舍补饲,随着林地草场采食情况进行轮牧放养。(2)在林间空地采取围栏固定饲养,在林间空地建固定半开放式鸡舍,白天自由运动采食,早晚在舍内补饲(以原粮为主),饲养规模一般为500~2000只。

  小鸡刚开始放养时没有自由觅食的习惯,要人为的训练才行。一般是人在前面是抛洒原粮,让鸡随后抢食,直到鸡全部上了山林草场。每天中午还应在山林吹哨抛洒原粮1次,强化训练,傍晚再用同样的方法训导鸡归舍,训练10 d左右,鸡群就建立了条件反射。开始放养的几天为防应急,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

  育成阶段的鸡补饲原粮以豆类和玉米为主,保证充足饮水。以后逐步减少补饲次数,一般放养第1周,原粮补给要以自由采食为主;第2周,早、中、晚各补饲1次;第3周开始早、晚各补饲1次;从第4周开始补饲原粮中逐渐增加谷物杂粮比例。

  每批鸡出售后,鸡舍用2%烧碱溶液进行地面消毒,并用塑料布密封鸡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采取全进全出的制度,每出栏一批鸡后,清理消毒场区,并间隔2周后再放养第2批鸡,放养1年后要更换放养场地,让放养过的山林、草场休养生息、自然净化1年以上,消毒后再放养。还要采用科学免疫接种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滥用药物,开博体育尤其是鸡的生长后期,必须严格限制使用高残留抗生素及其他药物,以降低成本又确保最终产品达到绿色食品要求,提高价格,增加经济效益。

  在山林和果园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应将鸡群赶到安全地带或错开时间。果园治虫、防病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用药后要间隔7~14 d,才能放养鸡。

  构建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长环境条件的生态水域环境具体包括三个部分:外缘环境、生态养殖塘选址和建养殖塘。

  外缘环境指生态养殖区域的主要水源环境,也就是养殖用水的来源环境。选择好的外缘环境,才能保障养出好的水产品。优秀的外缘水源,必须是自然的、无污染的通江水源。通江水源通过引水沟渠引入生态养殖区,再导入到养殖塘里。江河中引进的活水溶氧丰富,水质清新,有利于生态养殖产品的健康成长。

  无为县构建的20万亩生态养殖区,就是建在绵延几十里的通江河流附近。为了确保生态养殖塘中的水质与自然的淡水环境相近,整个生态养殖区域每年还要与外缘水源进行3~5次大范围换水,这样就能够为养殖的蟹、鱼、虾提供清新的水质和丰富的养分。

  生态养殖塘的选址要求:(1)水源清新自然;(2)饵料来源丰富;(3)交通便利;(4)水、电、通信配套设施完善。蟹、鱼、虾混养的生态养殖塘也要符合这样的标准。

  建设生态养殖塘的面积一般不小于5亩,池身不低于1米,这样能够保证螃蟹、鱼、虾都能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养殖塘底的四周要挖沟,中间部位大约高出5~10厘米。这样做便于不同生长期的螃蟹的栖息,利于水草的生长,而且可以方便日后的收获捕捞。

  建好池塘后,曝晒20~30天,再撒上生石灰粉进行消毒,杀死野生动植物和泥土中的病菌,来改善生态塘的底质。通常每亩塘泼撒100~200公斤生石灰,泼撒尽可能均匀。为防止养殖过程中螃蟹逃脱,要用塑料薄膜围在塘的周围,建立防逃屏障。

  科学的生态养殖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主养品种,选择主养品种的标准是: (1)选择生活习性能够适应本地气候特征和水域环境的品种;(2)选择市场需求大、成本低、产量高、市场价格高的优质品种;(3)对种苗的品质、规格应严格控制。

  选择好蟹苗后,就要在生态塘中进行投放,即放苗。为了提高蟹苗的成活率,放苗前还要进行简单的筛选,就是选苗。

  选苗的标准:一要附肢齐全,不带伤;二要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好,不带病;三要规格整齐,大小均匀,体表干净有光泽。小的、残肢的、当年性成熟的蟹苗容易死亡,要淘汰掉。

  把选好的蟹苗投放到生态养殖塘中,投放时间为每年的1~2月份。投放的一般规格是每公斤160~200只,每亩投放800~1200只。

  蟹、鱼、虾混养可以搭配不同的混养品种,形成不同的混养模式,每种混养模式都有自己的生态优势。

  每年1~2月份投放蟹苗, 6~7月份投放虾苗,虾苗长度规格为1.5~2厘米。每亩大约投放1万尾。

  在蟹、虾混养模式中,主养产品蟹吃饵料,混养的虾以蟹的残饵为食,同时虾还喜欢食用蟹的代谢废物和养殖塘底的杂质。

  虾吃蟹的残饵可以节省喂养虾的饵料,吃蟹的代谢物和杂质,可以清理养殖塘,净化水体,形成科学互利的生态模式。

  蟹、鳜鱼混养模式,每年1~2月份放蟹苗,6~7月初放鳜鱼苗。放入鳜鱼苗的长度规格为3~5厘米,每亩15~20尾。

  在养殖塘内,通常会有少量的野杂鱼,野杂鱼会抢食蟹的饵料,造成饵料损失。混养的鳜鱼喜欢吃野杂鱼,可减少野杂鱼的数量,同时减少饵料损失,节约饵料投入,这是一种科学的生态养殖模式。但要注意,蟹和鳜鱼的混养模式千万不能放虾,因为鳜鱼会吃虾。

  每年1~2月份放蟹苗,同时投放鲢鱼苗或鳙鱼苗,投放的规格是每亩0.25公斤。

  蟹食用饵料和水草后,产生的排泄物会肥水,适合浮游生物生长,影响水质。鲢鱼和鳙鱼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能够改善水质,净化水域环境。这是一种共生互利的生态养殖模式。

  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将螃蟹与鲤鱼、青鱼、草鱼混养,以避免这些鱼与螃蟹争夺饵料和破坏水草。

  在整个生态养殖的过程中,科学投喂非常重要,最好投喂天然饵料。动物性饵料主要有小杂鱼、小活螺蛳等。植物性饵料有炒熟的小麦、煮熟的玉米粒和切成条的山芋等,种植在塘中的水草也是螃蟹的食物。

  要注意,在螃蟹的不同生长期,几类饵料投喂数量的搭配是不一样的。每年2~5月份,以动物性饵料和水草为主。6~8月份以水草和植物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约占30%。9月份到收获期,适当地增加动物性饵料,比例大约占50%,可以促成水产品的成熟品质。与动物性饵料混合时,植物性饵料要煮熟,并采用投喂方式。

  科学合理的日常管理维护是保证水产品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日常管理维护的主要内容是换水和水质调控。

  对养殖塘进行科学合理的换水,能够保证生态塘水质的清新,为螃蟹和混养产品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季节换水的频率不同。每年早春的时候,每5~7天要给生态塘换一次水,每次换1/3~1/4的水。到了夏秋,就要1~2天换一次水,每次换1/4的水。换水时,尽量让水位相对稳定,减少对养殖产品的影响。

  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要注意对生态塘水质的调控。通常用生石灰来调控水质。每年4~11月份间,要根据水质的具体情况,10~30天用生石灰水泼撒一次生态塘,每亩水面每次使用5~7.5公斤生石灰。生石灰水可以调节水质的酸碱度,同时提高水中钙离子的含量,抑制塘内微生物病菌滋生,使生态塘的水质环境更趋向于自然水态的环境。改善和调控水质可使蟹病基本得到有效的防治。

  按照上面的方法和要点进行蟹、鱼、虾的生态养殖,大约在每年10月份到11月份就可以收获。当地称收获螃蟹的过程为起蟹,起蟹也有窍门。起蟹的时候,要先将池塘中的水排干。随着塘水逐渐减少,鱼虾和螃蟹会聚集在塘底的沟槽和水洼里,这样再捕捞就容易多了,而且能够捞干净。起蟹后,要洗掉螃蟹身上的淤泥,然后放入网兜,在池塘边吊上两个小时左右,让螃蟹吐掉体内的淤泥和杂质。这样就能够收获到干净而又鲜嫩肥美的无公害螃蟹了。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电话:020-88889999 手机:13988889999

Copyright © 2018-2023 开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

友情链接: